2019年9月11日,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台海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东山实验场顺利召开。台海站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委员戴民汉院士等13名专家,顾问卢昌义教授、厦门大学科技处赖日泉副处长、以及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相关领导、共建单位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张良松站长以及台海站成员等40余人参加会议。
9月11日上午,与会专家在台站人员培同下,实地考察了东山实验场所在的东山岛及东山湾情况;下午抵达东山实验场,参观了东山实验场的观测系统数据展示中心以及实验场的工作、生活配套设施。
9月11日下午,台海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汇报在东山实验场报告厅举行,台海站站长黄邦钦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戴民汉院士致欢迎词,戴民汉院士对傅伯杰院士等专家应邀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并百忙拨冗参加台海站学术委员会会议表示诚挚的感谢。戴院士简要回顾台海站的建设历史和建设情况,并强调在台湾海峡区域开展长期观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随后举行的台海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敦聘仪式上,戴民汉院士及赖日泉副处长向委员们颁发聘书。
敦聘仪式后,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主持汇报和评议,黄邦钦站长作台海站建设情况汇报,从台海站区域代表性、定位与研究方向、观测体系与设施、科学研究和代表性成果、研究队伍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汇报。与会专家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台海站的建设工作,认为台海站具有鲜明特色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良好建设成效。专家一致认为,台海站具有明显的区位代表性和生态系统类型典型性;研究和观测历史悠久,在台湾海峡上升流生态系统和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开展近30年的综合观测与定位研究,积累了长期的观测数据和丰富的观测经验;科学目标明确,定位清晰;观测与研究体系和设施完善,具备开展多学科观测研究并发展为综合性、基地型野外研究台站的潜力。与会专家还就台海站的规划建设和申报国家野外台站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有效推进国家野外台站申报工作。
台海站依托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开展建设,致力于保障台湾海峡生态环境安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支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它整合了厦门大学在台湾海峡上升流生态系统、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近30年的综合观测和定位研究,依托于海洋科学、生态学等国家“双一流”学科和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学科,以长期监测台湾海峡典型生态系统的连通性、阐明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为主要科学目标,系统开展台湾海峡生态系统的研究、监测和示范服务,为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目前,我国正处于野外站建设发展的新时期,组建台海站是对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通过进一步的资源和力量整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在海洋生态系统方面已有的优势,更有助于全面提升在台湾海峡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和监测能力。台海站将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为百年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