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研究简介 
			氮是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海洋中氮库的变化对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具有调控作用,氮循环研究已成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陆地农业与人为活动加速边缘海缺氧区扩大,危及渔业经济与人类生存,氮元素的关键角色将使得氮循环跃升为下个十年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然而,氮循环中十数种过程交互影响(reaction web),每个过程都有独特的量测技术,这些技术多为国际领先且各具难点,研究甚少,甚至有些过程尚未被发现。有鉴于此,“氮循环实验室”于2011年5月开始组建,瞄准氮循环的复杂过程,旨在引入并创建新技术,发展成可完整探索氮循环领域的全方位实验室。 
			本实验室已具备部分高端技术、丰富的经验和与国际实验室合作基础,所掌握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水团循环,结合分析不同氮组分的天然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分布以及采用人为标记的手段,可全面而系统地定性和定量不同氮循环过程及反演古海洋氮循环过程。 
			目前掌握的关键技术: 
			1.     自然源与溶解物不同形态稳定同位素萃取分析技术(硝氮、亚硝氮、氨氮、颗粒、溶解有机氮及其同位素); 
			2.     成功建立同位素添加技术(新生产力、厌氧氨氧化、硝化、反硝化速率、固氮速率); 
			3.     生物壳体键结氮(Shell-bound)。 
			研究重点:
			 
			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人为活性氮增加、酸化和缺氧等条件下海洋氮循环过程的响应和反馈; 
			•      上层海洋氮动力学及碳-氮耦合过程; 
			•      水环境中N2O的源和汇:从近岸到大洋; 
			•      硝酸盐氮氧双同位素示踪南海和西太平洋水团特征; 
			•      大气氮沉降及其对西太平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      高分辨率的自然记录重建古环境及氮循环的演变。 
			  
			实验室发展历程 
			氮循环实验室于2011年成立。 
			  
			  
			实验室关键设备
			XRF岩芯扫描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Delta V Advantage),稳定同位素质谱仪(Delta V Plus),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soprime 100),气相色谱仪(8860),多参数温盐深仪(OCEAN SEVEN 316 Plus),激光粒度仪(Lisst-100X),硝酸盐传感器(Deep-SUNA),十通道光纤测氧仪(OXY-10 Mini)等 
			  
			  
			Research Interests:
			 
			  
			·             Responses and feedback of nitrogen cycle processes under global changes with special interest in global warming, increased anthropogenic fixed nitrogen, acidification and hypoxia. 
			·             Upper ocean nitrogen dynamics and C-N coupling processes. 
			·             Source and fate of N2O in aquatic systems: from coastal to open ocean. 
			·             Tracing the water masses over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ern Pacific by nit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             Atmospheric anthropogenic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its impacts on the ecosystem of the western Pacific. 
			·             Reconstruct paleo environmental and history of nitrogen cycle by using high resolution nature archives. 
			  
			Milestones of NCG:
			 
			Lab facilities:
			 
			  
			 | 
		
		
			| 
			 实验室人员简介 
			团队现有特聘 教授1名,副教授1名,助理教授1名,博士后2名,助理2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10名。成员在其中分工明确各施所长且优势互补。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室保持密切合作关系,通过技术交流及实验协助,达到掌握、更新实验技术及拓展、完善研究内容的目的。 
			 | 
		
		
			| 
			   
			鲍红艳    副教授    出生年:1986年    入职时间:2016年 
			  
			教育经历 
			2009-2012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河口海岸学  博士 
			2007-2009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03-2007  华东师范大学    理工学院  化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1)生物标志物和碳稳定同位素示踪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来源和输送通量; 
			2)全球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和人文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包括流域有机质的组成和输送,河口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对降雨过程的响应; 
			3)海洋有机碳的组成表征; 
			  
			 | 
		
		
			| 
			   
			杨进宇 助理教授    出生年:1983年  入职时间:2019年 
			  
			教育经历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博士 
			厦门大学, 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硕士 
			厦门大学, 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科学,本科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利用天然稳定同位素(N,C,O等元素)示踪海洋和河流中颗粒和溶解态物质来源,以及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目前研究重点是南海的氮循环过程,主要包括颗粒氮的来源及动力学过程,大气氮沉降,以及硝酸盐的动力学过程。 
			  
			  
			  
			 | 
		
		
			| 
			   
			盛华夏   博士后   出生年:1983年   入职时间:2021年 
			  
			教育经历 
			厦门大学  环境与生态学院  环境管理   博士 
			厦门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   硕士 
			宁波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   本科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珊瑚礁、红树林等特殊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关键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胁迫和全球变化的响应。 
			  
			 | 
		
		
			| 
			   
			田莉   工程师   出生年:1986年  入职时间:2011年 
			  
			教育经历 
			2008/9-2011/6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硕士 
			2004/9-2008/6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应用化学,学士 
			  
			工作职责 
			1)氮循环实验师日常行政管理、财务报销。 
			2)XRF岩芯扫描仪管理维护。 
			3)Isoprime 100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管理维护。 
			  
			 | 
			  | 
		
		
			| 
			   
			邹文彬 工程师  出生年:1984年  入职时间:2011年 
			教育经历 
			2007/9-2010/9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硕士 
			2003/9-2007/6  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方向),   学士 
			工作职责 
			1)管理和维护实验室常规设备及出海所需如CTD,Lisst,SUNA等设备。 
			2)协助实验室日常运转等事宜。 
			3)Thermo Delta V Advantage及Thermo Delta V Plus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这两台大型仪器的管理维护。 
			4)组织参与课题组的科考航次及野外实验。 
			  
			 | 
		
		
			| 
			   
			汤锦铭  博士研究生    出生年:1999年    入学时间:2021年 
			 
			教育经历 
			 
			2021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博士研究生 
			 
			2017-2021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科学  理学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浮游植物;氮同位素;人类世的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 
		
		
			| 
			   
			陈斌   博士    出生年:1997年    入学时间:2021年 
			  
			教育经历 
			 
			2021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博士 
			2019 - 2021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5-2019  河北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化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沉积物中温室气体相关氮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 
			   
			王宇  博士   出生年:1997年    入学时间:2022年 
			  
			教育经历 
			 
			2022-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博士 
			2019-2022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生物技术 硕士 
			2015-2019 集美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牡蛎的古基因组及进化,微生物组功能研究 
			  
			 | 
		
		
			| 
			   
			李墨阳   硕博连读   出生年1997年   入学时间:2020年 
			  
			教育经历 
			 
			2020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博连读 
			2016-2020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珊瑚共生体的氮循环过程 
			  
			 | 
		
		
			| 
			   
			童森炜  博士   出生年:1997 年   入学时间:2021 年 
			  
			教育经历 
			  
			2021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博士 
			 
			2019 - 2021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5-2019  浙江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  海洋资源与环境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不同营养级水体中羟胺的源汇过程 
			  
			 | 
		
		
			| 
			   
			  
			许子夫   博士   出生年:1995年   入学时间:2019年 
			  
			  
			教育经历 
			 
			2019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2016-2019  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硕士 
			 
			2012-20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多元素耦合循环,磷循环 
			
			 | 
		
		
			| 
			   
			杜墨戈  博士  出生年:1993年   入学时间:2017年 
			  
			教育经历: 
			2017-至今,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博士 
			2015-2017,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硕士 
			2010-2014,安徽师范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氮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目前关注点在大洋垂向剖面N同位素的分布模拟 
			  
			 | 
		
		
			| 
			   
			万茹  博士   出生年:1988年   入学时间:2017年 
			  
			教育经历: 
			2017-至今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博士(在读) 
			2015-2017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实验员 
			2012-2015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硕士 
			2008-2012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中国近岸富营养化及低氧海区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Microbi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in eutrophication and oxygen deficient coastal water in China) 
			  
			 | 
		
		
			|  
			 吴思琪  博士   出生年:1994年   入学时间:2018年 
			教育经历 
			2018/9-至今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专业,博士 
			2017/9-2018/6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专业,硕士 
			2013/9-2017/6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专业, 本科生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1)大洋真光层亚硝极大值层(PNM)的研究 
			2)海洋固氮作用,主要通过同位素添加法研究相关速率 
			  
			 | 
		
		
			| 
			   
			田夕凡   博士   出生年:1995年   入学时间:2018年 
			  
			教育经历 
			2018-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  海洋化学  博士  
			2017-2018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 海洋化学  硕士 
			2013-2017  大连海洋大学 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海洋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结合同位素研究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徙的生地化影响 
			  
			 | 
		
		
			| 
			   
			葛亮皓  博士   出生年:1990年   入学时间:2018年 
			  
			教育经历 
			2018-至今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博士 
			2014-2017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学,硕士 
			2009-2013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物理学,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利用拉曼光谱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对相关氮循环微生物的氮转化速率及其他生物化学现象进行探究 
			  
			 | 
		
		
			| 
			   
			詹肖茜   硕士   出生年:1999 年   入学时间:2021年 
			  
			教育经历: 
			2021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7-2021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生物标志物对河流有机质生物化学过程的表征 
			 | 
		
		
			| 
			   
			郭霄宇   硕士   出生年:1999年     入学时间:2021年 
			  
			教育经历 
			2021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7-2021  广西大学  海洋学院  海洋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亚热带水库铵和尿素消耗路径 
			 | 
		
		
			| 
			   
			李克园   硕士   出生年:2000年   入学时间:2022 年 
			  
			教育经历 
			2022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8-2022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陆源有机质在河口区的迁移转化 
			  
			 | 
		
		
			| 
			   
			孙家鑫   硕士   出生年:1999 年   入学时间:2022 年 
			  
			教育经历 
			 
			2022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8 - 2022 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海洋激光雷达对浅水底质类型的反演 
			  
			 | 
		
		
			| 
			   
			郭晓娅   硕士    出生年:2000年   入学时间:2022年 
			  
			教育经历 
			2022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8 - 2022 天津大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 海洋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激光雷达服务碳中和 
			  
			 | 
		
		
			| 
			   
			沈辉   博士   出生年:1996年   入学时间:2018 年 
			  
			教育经历 
			2020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博士 
			2018 - 2020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4-2018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固氮来源氮的释放及其传输 
			  
			 | 
		
		
			| 
			   
			王纪宽   硕士  出生年:1998 年   入学时间:2020 年 
			  
			教育经历 
			 
			2018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4-2018  山东大学(威海) 海洋学院  海洋资源与环境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富营养化浅水水体的氧化亚氮释放 
			  
			 | 
		
		
			| 
			   
			黄熠锋   硕士   出生年:1997年, 入学时间:2020年 
			  
			教育经历 
			 
			2020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5-2019  温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环境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运用宏组学技术解析缺氧水生生态系统氮循环微生物生态学 
			  
			 | 
		
		
			| 
			   
			张涛  硕士   出生年:1998年   入学时间:2021 年 
			  
			教育经历 
			 
			2021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7-2021  集美大学  水产学院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及其天然同位素分布机理 
			  
			 | 
		
		
			| 
			   
			陈燕曼   硕士   出生年:1997 年   入学时间:2021年 
			  
			教育经历 
			 
			2021 - 至今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洋化学 硕士  
			 
			2017-2021  广东海洋大学  海洋与气象学院  海洋科学 学士 
			  
			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开阔大洋上层水体溶解有机氮动力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