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 Outreach

COSEE China《认识研究者》系列采访上线
发布日期:2012-6-8      浏览次数:2921

COSEE China认识研究者系列采访上线

 

海洋科学是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科学家又是什么样子?你知不知道,在海洋里,许多生物可能产生性转化?曾经是雌的,后来有可能变成雄性?你不知道赤潮为什么会形成?浮游生物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你知不知道……

68日,世界海洋日开始,COSEE China带你走近海洋研究者,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所关心的,是不是你关心的?

《认识研究者》系列采访,陆续上线,敬请关注!

 

认识研究者Researcher

王海黎(Haili WANG):海洋中的光学现象,光线到了海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海水中的组分比如浮游植物、藻类,将如何影响光子在海洋中的传递。王海黎博士将在这里讲述他和海洋光的故事。

下载视频(本站链接   在线观看(优酷链接

蔡平河(Pinghe CAI):海洋如何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污染物进入海洋,被泥沙等沉积物所吸附,沉到海底后,再次释放,成为二次污染。蔡博士在此分享他研究污染物的二次释放的方法?敬请关注。本质上,科学、艺术、文化没有区别,他们都很美!

下载视频(本站链接   在线观看(优酷链接

陈炳章(Bingzhang CHEN):你是否了解,微小的浮游植物可能导致水华,导致赤潮,影响气候,影响我们的生活?世界海洋日,让这段视频带您认识陈炳章博士,和他对浮游植物的研究。

下载视频(本站链接   在线观看(优酷链接

刘敏(Min LIU),主要研究雌雄同体鱼类的生物学和性转化的调控机理,岩礁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和保护,石首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和保护,珊瑚礁鱼类(食用鱼和观赏鱼)全人工养殖,以及中国是珊瑚的分布和生态学研究。查看视频  

下载视频(本站链接   在线观看(优酷链接READ MORE (PDF)

李炎(Yan LI),1954年出生于厦门鼓浪。1973年到厦门后溪种3年水稻,1976年补员回厦门二中任物理教师,1977年考上北京大学地理系……10年来在厦门大学参与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致力于海洋科学与技术成果在中国海洋事业的转化。 READ MORE (PDF)

高坤山(Kunshan GAO),1958年生于山东,日本京都大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博士后,基金委杰青获得者,国际海洋酸化研究IGBP-SCOR-UNESCO工作组成员(http://www.ocean-acidification.net),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藻类生理生态学与海洋光合作用;研究焦点在于CO2浓度升高、海洋酸化及UV辐射的生理生态学效应。 READ MORE (PDF)

 

 

 

科学的背后 Behind the Science

施薇(Vera SHI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为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研究生教育等活动提供辅助与协调。2009年起接触海洋科普教育,目前兼任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兼职协调员。 READ MORE (PDF)

郑子航(Zihang ZHENG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事及行政秘书,负责实验室人员聘任,同时负责东山临海实验与观测站的项目联络。 READ MORE (PDF)

傅蒙娜(Mona FU 海洋与地球学院氮循环组教授助理,主要帮助处理教授的日常行政工作,协助PI进行实验室筹备与建设、经费管理、项目申报、实验室学术交流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READ MORE (PDF)

 

本系列采访由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COSEE China)厦门大学办公室制作

201268

 

背景材料:

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 Centers for Ocean Sciences Education Excellence China,简称 COSEE China)于2010年成立,由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发起,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该计划在厦门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设立协调办公室,已开展并正在筹划一系列海洋科学公众教育活动,旨在以COSEE China为平台推广独具中国特色的海洋科学与文化教育,促进国际海洋科学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海洋科学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同时通过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向公众普及海洋科学知识,促进对海洋的认知,提高全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本次采访包括了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部分研究人员和工作者。除在世界海洋日(68日)发布的部分采访外,接下来还将陆续制作其他采访资料,欢迎您的关注。

如您有兴趣接受采访、介绍您的研究,或者对我们的研究有任何兴趣或问题,欢迎联系Emily H. King (ehk_cosee_china@xmu.edu.cn),刘敏(minliuxm@xmu.edu.cn)或施薇(vera_shiwei@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