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以来,实验室在南海等陆架边缘海上层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海-气界面CO2通量、海洋微型生物生态过程研究、海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台湾海峡环境变动及生态响应、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与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0项。2000年以来实验室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约800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著作6部。
获奖成果一览表(1995-2005)
成果名称
|
获奖年份
|
奖励名称与等级
|
授奖部门
|
我室获奖人
|
排名
|
海湾生态过程与可持续发展
|
2005
|
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
国家海洋局
|
焦念志
|
1
|
福建典型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
2005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福建省科技厅
|
焦念志
|
1
|
外来(及有害)植物种类对厦门生态安全危害的状况及防治措施研究
|
2005
|
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厦门市人民政府
|
卢昌义
|
1
|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
|
2004
|
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国家教育部
|
卢昌义
|
2
|
台湾海峡初级生产力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2003
|
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
国家海洋局
|
洪华生、黄邦钦
|
1
|
海水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
|
2004
|
环境保护技术奖三等奖
|
国家环保总局
|
焦念志
|
1
|
厦门筼筜湖水质良性运行
|
2004
|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卢昌义
|
1
|
厦门筼筜湖水质影响因素
|
2004
|
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厦门市人民政府
|
卢昌义
|
1
|
厦门海域使用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2004
|
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厦门市人民政府
|
洪华生
|
1
|
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及防治机理研究
|
2003
|
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国家教育部
|
郑天凌
|
14
|
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新生产力及微型生物生产过程与机制
|
2002
|
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
国家海洋局
|
焦念志
|
1
|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制水
|
2002
|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郑天凌
|
2
|
外加磁场效应及混合有序介质对分子发光行为的影响
|
2001
|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张 勇
|
1
|
大黄鱼养殖病害与性早熟防治研究
|
2001
|
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厦门市科技局
|
柯才焕
|
1
|
GEF/UNDP/IMO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厦门示范计划海洋环境监测与污染管理效果评价
|
2000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国家海洋局
|
袁东星
|
4
|
香港和厦门港湾污染沉积物的来源及变化过程研究
|
1999
|
科技进步三等奖
|
国家教育部
|
洪华生、黄邦钦等
|
1
|
保护甘文尾红树林湿地
|
1999
|
优秀科技建议奖
|
福建省政府
|
卢昌义
|
2
|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处理啤酒废水上的工业应用技术研究
|
1999
|
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厦门市科技局
|
郑天凌
|
2
|
滨海区域城市环境规划研究
|
1999
|
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国家海洋局
|
张珞平
|
4
|
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
|
1998
|
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厦门市人民政府
|
卢昌义
|
1
|
广西红树林生态学研究
|
1997
|
科技进步三等奖
|
国家教委
|
卢昌义
|
2
|
《环境生物技术》
|
1997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南京大学
|
郑天凌
|
1
|
中国红树林的环境生态和利用
|
1996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科技部
|
卢昌义
|
2
|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研究
|
1995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科技部
|
洪华生
|
1
|
海南红树林生态学研究
|
1995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国家教委
|
卢昌义
|
2
|
红树植物北移引种技术及其抗寒机理研究
|
1995
|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福建省政府
|
卢昌义
|
2
|
流动注射(FIA)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
1995
|
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国家教委
|
袁东星
|
2
|
专利一览表(1995-2005)
专利名称
|
专利授权号
|
完成人
|
类型
|
类别
|
杂色鲍雌核发育的诱导方法
|
ZL 03132936.5
|
柯才焕,蔡明夷
|
国家发明专利
|
唯一完成单位
|
一体式浸没膜生物反应器的自动控制装置
|
ZL02238966.0
|
洪华生 熊小京
丁原红 陈伟琪
|
实用新型
|
合作完成
第一人
|
用于分子发光分析的磁场装置
|
ZL 03 2 72395.4
|
张勇 等
|
新型实用
|
合作完成第一人
|
红树植物种子袋及其播种方法
|
ZL 03109954.8
|
卢昌义、郑逢中、叶勇
|
发明专利
|
独立完成
|
氮吹仪
|
ZL200320131147.1
|
李权龙、袁东星、郭祥群
|
实用新型专利
|
合作完成第一人
|
显微成像分析仪应运室固定装置
|
ZL2003201317957
|
焦念志
|
实用新型专利
|
独立完成
|
底播式养殖网箱
|
ZL2004200057904
|
焦念志
|
实用新型专利
|
独立完成
|
岸基江蓠吊养竹筏
|
ZL2004200057919
|
焦念志
|
实用新型专利
|
独立完成
|
红树植物种子保护罩
|
ZL01260693.6
|
卢昌义 郑逢中
|
实用新型
|
独立完成
|
红树植物胚轴苗繁育方法
|
ZL01141706.4
|
卢昌义 郑逢中
|
发明专利发明
|
独立完成
|
红树林植物种子萌芽保护杯
|
ZL03243713.7
|
卢昌义 郑逢中 叶 勇
|
实用新型
|
独立完成
|
变光型深度传感器
|
ZL03229859.5
|
刘公致 张映波 李 炎
|
实用新型
|
独立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