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次快报 Cruise

创新群体2007年夏季航次报道(总结篇)
此信息发布于:2007-9-17      浏览次数:7448
海阔凭鱼跃
——厦门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生物创新群体”2007年南海夏季航次纪实
 
2007年9月14日下午三点,随着一声声响亮的归航汽笛声,厦门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生物创新群体”圆满地完成了南海夏季航次任务后顺利抵达厦门国际旅游码头。此夏季航次海上调查工作于2007年8月14日正式开始,是创新群体建立一年来再次针对碳循环及其机制的海上合作研究。整个航次历时30天,行程4000余海里,于9月13日胜利地完成了所有科考任务,期间共进行了90多个大面站和2个时间序列站的综合调查。厦门大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民汉教授担任本夏季航次的首席科学家。
 
据了解,此次夏季航次的海况之好,站点之密,数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航次前十天,通过大量辛苦的工作和通宵研究,创新群体终于在越南上升流区捕捉到一个冷涡的存在,其中心位于北纬14度,东经112度。通过横切冷涡断面上的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比较研究,观测到无机碳、营养盐等响应。生物群落结构及颗粒物输出等其余参数还需要回实验室进一步的分析测试。针对冷涡进行如此完备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该航次同时还配备了各种新型仪器及设备,如BBE 荧光探头, 船载式低浓度营养盐自动分析系统,营养盐原位分析仪,以及国内第一台用于短寿命镭同位素分析的仪器(RaDeCC)。
 
此航次对南海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重点探讨南海上升流区的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的关系。海洋碳循环及其机制研究是近十年来颇具挑战性的国际前沿课题,这些研究直接关系到全球与区域性的气候与环境变迁。通过与2006年11月~12月首次冬季航次的数据进行时空对比,此次夏季航次能更为深入地研究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为我国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提供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科技支撑。
 
在整个调查期间,创新群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提出了在各自领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项目和课题,并注重和其他成员所关注的问题作交叉研究,实现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微型生物、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延伸融合,并尝试使用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目前数据和样品整理分析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本航次使用的东方红2综合性海洋调查船由中国海洋大学提供,船长96米,型宽15米,型深8米。此调查船设备配套精良,全船设有15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325平方米,排水量在三千吨以上。创新群体成员61人,和厦大创新群体一同出航合作调研的还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地质大学等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4名研究人员。
 
厦大“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创新研究群体于2005年12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是基金委资助的第二个海洋方面创新群体,群体以近海碳循环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机制为主攻研究方向。该群体依托于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主要由以戴民汉、焦念志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的12位中青年教授、副教授构成。
 
2007年夏季航次大事记
2007年8月12日下午,“东方红2” 抵达三亚码头。
2007年8月14日上午七点,“东方红2”驶离三亚码头。
2007年8月14日~8月22日,发现一个冷涡,其中心位于东经112度, 北纬14度
2007年8月23日~8月27日,时间序列站的每三小时连续观测工作,投放大体积泵
2007年8月28日,阶段性航次小结
2007年8月29日,三亚港短暂休整
2007年9月2日,完成冷涡十字断面调查工作
2007年9月8日,结束最后一个大面站的调查工作
2007年9月10日,抵达SEATS(SOUTH EAST ASIA TIME SERIERS STATION) 站
2007年9月11日零时,于SEATS站正式开始25小时连续观测工作,投放大体积泵
2007年9月13日上午六点,完成所有调查工作启程返航

2007年9月14日,抵达厦门国际旅游码头

(刘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