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群体
2007年夏季航次报道
2007年09月02日
今日的南海天气多云海况良好。东方红二号于8月29日15:18驶离三亚港,经过四天海上564海里的航程,成员们已顺利完成十字断面的工作,目前已抵达位于北纬13度的Y90断面。
在9月1日的首次沉积物采集工作中,由于海流太大导致缆绳倾角过大,箱式采泥器难以成功放到海底,因此没有打捞上任何沉积物。但是这次失败并没有让成员们放弃,于9月2日上午从海底成功获取本航段的首批沉积物样品。
创新群体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而组成的群体,上次介绍的是海洋生物方面的部分内容,本次将为大家带来的是船载式多通道低浓度营养盐分析系统。
据袁东星老师课题组的马剑同学介绍,南海属于寡营养盐海域,其活性磷、硝氮、亚硝氮以及氨氮的浓度都很低,尤其是在真光层以浅层位,营养盐浓度可低至nM水平。目前的常规测定方法均由于检测限太高而无法对该层位的营养盐浓度进行定量,这对于研究磷,氮这样的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是一个技术瓶颈。
国内外已有很多化学家和海洋学家对低浓度营养盐的测定进行了研究,但是多数研究方法因费时费力或需要精密仪器而未能广泛应用。目前除本课题组外,尚未有南海海域现场低浓度营养盐数据的报道。
低浓度营养盐分析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固相萃取(C18或HLB填料的SPE柱)为富集手段,可以大大降低检测限,达到nM级别以满足南海海域低营养盐测定的需求;以分光光度计为检测器,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接收记录数据,本航次活性磷的检测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光度计,性能稳定,模块化设计,易于更换光源,反应灵敏,体积仅为商品化仪器的1/20;流动注射和顺序注射分析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为误差,本航次首次采用八位阀作为溶液切换部件,可以节省试剂,减少泵管更换频率。
较之创新群体2006冬季航次,低浓度营养盐的分析测定项目更多,检测限更低,分析速度更快,抗污染能力更强。目前已完成所有站位的低浓度活性磷和亚硝氮和部分站位硝氮的现场测定工作,为南海低浓度营养盐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也对本航次的冷涡中心判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前方刘颖于东经111度25分,北纬13度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