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D-SMART地下河口监测平台开展预实验采样工作
发布日期:2017-11-10 
   

地下水和海水发生混合作用的近岸含水层被称为“地下河口”(subterranean estuary)(Moore, 1999)。地下河口输出的物质通量相当于甚至在有些地区超过了河流输出的物质通量(Moore, 2010),对边缘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生态、渔业生产的影响正日益显著。这些影响的评估需要长期的观测数据支持,因此,对地下河口的监测研究无论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对海域环境而言均有重要意义。

    依托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D-SMART)而搭建的地下河口监测平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4口不同深度的监测井主体已经完工,配套的仪器设备也进入采购阶段。日前,我实验室王桂芝老师课题组(OCG)联合张锐教授团队(IME)前往东山站监测井开展时间序列采样工作。选取二号监测井(深度63m)为目标井位,采样时间从20171021日上午1155至次日1155分,采样间隔为2小时,共进行13次采样,以覆盖天文大潮。本次工作是在该平台开展的首次预实验,拟初步探究地下河口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以及潮汐驱动下地下河口各生化参数(温度、盐度、碱度、溶解氧、pH、溶解无机碳、溶解有机碳、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RaRn等)响应,以期为日后地下河口监测平台的正式使用提供实验基础和数据支持。进而研究气候变化对地下河口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其中的生物过程的影响,评价由此造成的地下河口输出物质通量的变化及对边缘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